ABOUT US關於我們

我們的初心

本會以發展數位轉型之職能訓練及倡議彈性的自由工作為創會宗旨,採用CBET作為本會LOGO的設計意象,所要傳達的是能夠利用職能學習技術,鋪平工作世界與學習世界斷層的專業能力,並以此能力協助會員達到學用合一的境界。

INITIATIVE

我們是致力於促進職能訓練與自由工作的社會企業

本會以社會企業自許,致力於促進職能訓練及倡議自由工作,來呼應聯合國SDGs之「提升教育效能」與「促進人才就業」二項議題。我們倡議彈性的自由工作模式,並以數位轉型為手段,協助知識型工作者擁抱自由工作。歡迎一同加入我們,攜手實現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自由美好人生。

CBET的定義

職能本位教育訓練起源於美國的教育改革運動,發展初期有學者對於職能本位教育的名稱有所爭議,這些爭議主要來自於從事師範教育的學者,最後落於「效能本位教育(performance based education)」與「職能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名詞的爭論上。美國師資培育學會為了平息此爭論,遂於1971年發佈了一份公報,確認PBE與CBE這兩個名詞是可以互通的,其義涵是沒有差別的。

職能本位教育訓練的發展,起源於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師範教育界,於90年代開始風行到全球其他先進國家,例如英國的NVQ、紐西蘭的NQF、澳洲的AQF、美國的NSS等國家級大型計畫的推動,都是職能本位教育訓練的具體實踐。上述計畫背後的主要信念,在於認為人才培育必須要能達到一定的能力水準,才能使國家的產業與經濟發展具有競爭力,此即為CBET職能本位教育訓練的國際發展背景。

美國的職能本位教育訓練起源於70年代美國聯邦教育署的教育改革,而臺灣的職能本位教育起源於80年代臺灣省教育廳的教育改革計畫。不同於美國教育的發展模式,臺灣的職能本位教育首先發生在技職教育體系,之後擴展到職業訓練體系,稱之為職能本位教育訓練(CBET)。職能本位訓練在臺灣的發展起源於80年代,由當時的職訓局(現已升格為勞動力發展署)所成立的「能力本位職業訓練發展委員會」負責推動發展。

LOGO設計意象

CBET職能教育訓練實踐之鑰

職能教育訓練鋪平工作世界與學習世界的斷層,能有效的做到學用合一。因此我們採用CBET作為本會LOGO的設計意象,以C、B、E、T四個英文字母組成LOGO輪廓,呈現出「雲朵」+「鑰匙」的設計意象,並藉此傳達「CBET職能教育訓練實踐之鑰」的主題意涵。

播放影音

產業職能教育訓練發展協會 簡介

我們的產業調查和研究發現:後疫情時代所帶動的新興混合工作模式,將成為未來勞動市場發展的新趨勢。而這波混合工作模式的發展,將連帶趨動數位轉型相關職能訓練與自由工作的市場需求。
本會以促進職能訓練及倡議自由工作為創會宗旨,採用CBET為本會Logo設計意象,所要傳達的是一種能夠鋪平工作世界與學習世界斷層,一步到位解決學用落差問題的專業能力。

創會理事長王謙 老師 (教育博士)

王謙老師是一個追求自由工作的知識工作者,多年的企業輔導經驗發現,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體系,普遍存在有人才培育不易和教育訓練不足的體質問題。此外,王謙老師深入研究也發現,臺灣產業的人才培育問題,除了有產業端的訓練不足問題之外,也有學校教育端的學用落差問題,因而造成了臺灣中小企業產業體質的長期不良。 為了想要協助臺灣中小企業提升人才培育的水平,王謙老師遂於2018年創立「社團法人高雄市產業職能教育訓練發展協會」,以發展CBET職能訓練的理念,協助產業發展能接軌國際、與時俱進且在地適用的職能自主學習課程,進而協助臺灣產業培育無學用落差的專業人才。

BLOG

王謙老師部落格

王謙老師自2005年轉換跑道成為自由工作者,至今已累積有20年以上的自由工作經驗。在這些年的時光中,約有一半時間投入在教育研究,深入研究和教育領域相關的理論和實務,主要目的是要將教育領域習得的相關理論,轉換為職訓和企訓領域的應用實務。在研究期間的跨領域學習經驗,讓我體認到跨領域學習確實可以有效擴展個人的視野並提升個人的能量。於是我便在我所創立的「產業職能教育訓練發展協會」社會企業平台基礎上,開始撰寫部落格分享我的跨領域學習心得,以及我投入企業輔導和從事教育訓練工作的經驗,希望能對各位朋友的學習成長有所助益。

返回頂端